目前在苏氨酸烘干、谷氨酸、淀粉、98赖氨酸等粉体、结晶体产品上得到成功应用。
1、 工艺流程 见工艺流程图
设备采用烘干冷却一体式。进料采用螺旋混合输送。布袋等粉尘去向为双轴混料器,可预留人工溶粉(为防去双轴混料器工作状态不佳)。
重点:布袋粉尘、旋风粉尘、粉碎机的料等干粉返回混料器与湿料进行混合并制粒;保证成品的均匀性。
2、通用工艺流程说明
以下所说数据均为举例。参考:工艺流程图。
a、通过主加母料口,通过双螺旋捏合机,连续加入湿晶体(开始时,床内已有固定料位的底料,即干底料),同时有螺旋输送机返回的旋风分离器干粉也进入双螺旋捏合机,干粉与湿料进行混合、采用打散切割制粒机进行制粒工作,进入流化床后进行烘干工作。同时混合可以降低原料水份,避免料太湿,烘干床内形成湿料。
b、进料仓,采用高温进风,烘干表面水。比如进风120-165℃可调。
c、进料旁边仓,进风接近进料仓,烘干表面水。比如进风110-160℃可调。
d、然后烘干仓,进风温度偏低,开始烘干内部水及稳定水份。比如进风100-150℃可调。
e、最后续冷却仓,执行冷却颗粒工作。
f、系统内粉尘的处理:固体处理系统如筛分机处、粉碎机处的粉尘通过相应管路吸入流化床旋风分离器前、流化床内;布袋除尘器分离下来的微粉尘分两路,进入双轴混料器或者送入溶粉罐溶解后重新结晶;旋风分离器的细粉,返回流化床进口与湿料进行混合、制粒,最终作为成品排出。
g、从以上看出,系统可以实现湿晶体的连续干燥、冷却的工作,并且与以前工艺相比,成品更均匀、成品内细粉极大降低、能耗更是可以节省30-70%。
3、具体生产线参数,需要根据具体物料、产量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