坍落度反映的是混凝土的屈服应力,一定坍落度的混凝土屈服应力是一定的,故对屈服应力较大的塑性混凝土,必须尽量减少粘度,才能减少泵送阻力。
对混凝土粘度的测定目前还没有可靠简便的方法,一般是通过坍落时间、坍倒流动时间和压力泌水量来间接反映。对塑性混凝土,前二者无法测定,只有用压力泌水量来反映。据现有对流动性混凝土的研究资料:压力泌水量在40110ml时,混凝土可泵;大于110ml时,混凝土粘度不够,易堵管;小于80ml时,泵压随压力泌水量减小而增大;80110ml时,泵压基本不变<2>。由于塑性混凝土粘度大,保水性好,为能在管壁间形成足够厚度的润滑层,因此,压力泌水量在110ml以内时其值越大越好。
粗集料*大粒径和级配从流变学的观点分析,集料在混凝土中的沉降速度和集料粒径的平方成正比,故选择较小的粒径,有利于保持混凝土在压送过程的稳定性,减少内磨擦力;另从集料/成桥0现象的概率考虑,采用较小的粒径,亦有助于减少堵塞,故选用*大粒径为3115mm碎石。
据经验,粗集料级配对混凝土可泵性影响很大,这与水泥制品总外加剂均为*佳掺量;o坍落度保持一致。粉煤灰掺量对压力泌水量的影响注:1粉煤灰超量系数115;o坍落度保持一致。是由于其空隙率的变化导致包裹粗集料的砂浆量减少所致,本试验中两种级别石子在不同比例下对空隙率和混凝土压力泌水量的影响见。
由可看出,在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情况下,集料空隙率越小,则压力泌水量越大。石子级配(163115):(516)为015:015时,空隙率*小,压力泌水量*大,可泵性*佳。砂率在保持坍落度一致时,不同砂率的压力泌水量如。
从可看出,塑性混凝土1存在一*佳砂率,在此砂率下压力泌水量*大,粘度*小;大于*佳砂率时,混凝土粘度增大,泵送阻力增加。这和流动性混凝土不同,后者砂率越大,则越易被泵送,因其屈服应力和粘度均较小,此时增加砂率导致的粘度增加不明显,反而可减少骨料因/成桥0而造成的堵塞。外加剂品种不同外加剂,由于配方组成和分子结构不同,对混凝土的保水性及粘度影响不同。由于路面混凝土要求引入31%的含气量,故选择四种低引气性外加剂作对比,试验结果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