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浦时的速率方程980nm泵浦时涉及的主要能级。可见980nm泵浦的能级关系比较复杂,除三能级系统外,还存在第2、第3能级的CUC、第3能级的ESA及1、4能级间的交叉弛豫,相应的速率方程中,C3是第3能级的CUC系数;C14是1、4能级间的交叉弛豫系数;W13和W31为泵浦受激吸收和辐射几率;W35是ESA几率;其余各量的物理意义同“2.1”。因5非常小,故忽略了第5能级上的离子数。
泵浦时速率方程820nm泵浦时涉及的主要能级。系统中存在第1ESA和CUC.实际上980nm泵浦中提到的4I11/2能级也应存在,并且还应存在4I11/2和4F5/2能级间的ESA.但由于相应能级上的离子数密度很小,这些效应没有考虑。相应的速率方程式中,W14和W41为820nm泵浦时的受激吸收和受激辐射几率;W25为ESA几率;其余各量的物理意义同“2.1”。同样可忽略N5能级上的粒子数。
相关参数计算中所用的参数。泵浦时相关能级系数是掺Er3+浓度为2.7×1020cm-3时的值。这里假设CUC系数与掺Er3+浓度成线性关系<6>,在计算机模拟掺Er3+浓度变化时对其作了相应修正,并且考虑到CUC系数是浓度的函数,C3、C14取了和C2相同的量级,并取C3=C14=C2,受激跃迁几率Wij和离子的吸收或发射截面ij的关系为Wij=Ipij/h,Ip为泵浦功率,h为泵浦光子能量。
可以看出用1480nm波长泵浦时泵浦吸收截面12比泵浦发射截面21大了近4倍,对于放大器这是一种很好的特性,意味着有较高的泵浦效率。980nm泵浦的参数中,泵浦吸收截面比1480nm波长泵浦的值稍小,但泵浦发射截面为零,意味着泵浦能级间几乎没有受激发射,对光放大器将有极高的泵浦效率。820nm泵浦带比较特殊,这意味着存在强烈的ESA,同时它的泵浦1吸收截面也远小于1480nm和980nm泵浦时的值,泵浦效率将低于两者。
计算结果分析荧光分析设注入Al2O3的Er3+全部被激活,且从4I13/2到4I15/2的跃迁没有无辐射跃迁,则荧光强度可表示为Ip1∝cN2A21h其中,A21为跃迁几率;A21=1/2;c为几何因子,为荧光频率。
1480nm、980nm和820nm3种波长泵浦的掺铒Al2O3薄膜光波导的1.53m荧光强度随掺Er3+浓度和泵浦强度的变化关系曲线,的浓度轴和泵浦强度轴显示的是对数刻度。可以看出,对1480nm、820nm泵浦,在确定的掺Er3+浓度下,荧光强度初时随泵浦强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达到一*大值后,随泵浦光强的增加荧光强度反而减小,掺Er3+浓度越大*佳泵浦光强越大,相应得到的荧光强度也大,说明光强较大时,ESA强烈,因而减少了发光能级的粒子数。从可知,980nm泵浦时,荧光强度对泵浦光强的线性段较长,需在很高的泵浦强度下才能达到极大值。另外,在某一泵浦强度下,随Er3+浓度的增加,荧光强度趋于饱和,而且980nm的荧光趋于饱和的浓度很高,掺Er3+浓度增加需伴随较大的泵浦强度才能得到较大的荧光强度,因为掺Er3+浓度的增加意味着基态离子的增多,就需要更多的光子才能激发足够的离子到发光能级。因为饱和的存在,掺Er3+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
综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改变泵浦功率时,在低泵浦强度段、高掺Er3+浓度时CUC是影响荧光强度的主要机制,而ESA速率与泵浦光强成正比,所以高功率泵浦时ESA的影响逐渐显示出来。目前有报导的光波导基质材料和制作方法很多,CUC和ESA系数范围较宽(C2≈4×10-18~5×10-17cm3s-1),在选择材料时应优先选择CUC系数低的。
结论通过求解速率方程计算了1.53m荧光强度随泵浦功率、掺Er3+浓度的变化,发现ESA和CUC机制降低了荧光强度。在高功率泵浦情况下,ESA对荧光的影响比较大;在高掺Er3+浓度时,CUC对荧光的影响较严重,并使荧光曲线下移。计算中发现用980nm波长泵浦时可以得到较大的1.53m荧光,泵浦效率高,曲线线性段较长。1480nm波长泵浦时次之,820nm波长泵浦时在同样条件下荧光强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