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泵技术参数泵型号:DG270-140流量:270320360m3/h扬程:1570×98001500×98001422×9800Pa轴功率:1722kW效率:76%转速:2985r/min其性能曲线。
同时又能增大给水调整门的调整裕度。即增大锅炉运行调整的安全系数。从1999年5月非采暖期粗略测试:给水泵出口压力p2=14.9MPa、入口压力p1=0.58MPa、给水流量Q=215t/h、电功率N=1645.7kW。此时泵的效率G=65.4%、给水泵的单耗为1645.7/215=7.65kWh/t.经过几种方案论证可见给水泵效率较低,耗电较大。基于此种情况,提出以下改造方案:(1)改进目标为:流量Q≥300t/h,扬程H≥1350m,泵效率G≥75%.(2)采用九级叶轮方案,拆除第六级叶轮和相应导叶,其空段处安装一个收缩型导向筒,使液流能平稳地进入下一级叶轮,可达到所有安装尺不变,同时大大减少了流经空段处的阻力和提高下一级泵效,大大减少了富裕扬程和电机功率。(3)采用三维设计改造叶轮出口段叶型,提高泵的流量和效率($G=5%左右);把原给水泵叶轮出口流道由原来的22mm扩至23mm,打磨叶轮流道使其光洁度达到6。3以上;对叶轮叶片进出口边及导叶进出口边进行修理;将导叶的翻水边直角打磨成R=15mm的圆弧形,导叶入口打磨成45°入口坡度。
采用高标准的施工工艺(1)保证叶轮出口流道与导叶入口流道对中。(2)转子小装晃度<0.1mm.(3)减小密封环间隙,单边间隙不大于0.3mm.(4)利用秒表法找静平衡,*大不平衡重量不大于3克。
测量(1)流量测量利用现场流量孔板和差压变送器,使用毫安表进行测量。(2)扬程测量入口压力测量(p1):使用0.4级标准压力表进行测量,并测量相应水温,查出相应的比重。出口压力测量(p2):使用0.4级标准压力表测量出口压力。(3)电功率测量采用两块0.5级单相标准功率表测量。
工况试验工况的调整采用节流方式。调整不同的工况。试验工况点为3点及以上。试验按GB3216―89《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要求进行。每种工况下的流量、扬程、功率等参数应平稳,*大波动幅度均应小于2%。对每种试验工况,每分钟记录1次所测参数。测试结果见。
经济效益分析(1)由于拆除了一级叶轮及导叶,使泵的扬程减少了富裕扬程,提高了泵与锅炉的匹配性。初步估计减少节流压降为1.5MPa左右。其效益按60%折算(1.5×60%=0.9MPa),相当于电功率减少:1645.7÷14.9×0.9=99.4kWh该泵按7000h计算,其效益为:99.4×7000=69.58万kWh(2)从改后性能试验看,泵的效率达80.73%,明显超过了原厂家设计值G=76.4%,比改前泵的实际效率提高了约7%左右。按与原实际效率G=76.4%提高4.3%计算,其每小时节电效益为:1722÷95%×4.3%=78.0kW?h全年按7000h计算,则全年节电为:78×7000=54.6万kWh(3)以上两项相加,每小时可节电99.4+78=177.4kWh如全年按7000运行小时计算177.4×7000=124.18万kWh若按每度电0.25元计算,则全年可节约电费31万元。
结论通过对给水泵改造前后进行性能试验及经济效益分析:(1)改后泵的效率达到了80.73%,年节能效益达31万元。给水泵单耗由改前的5.7~7.65kWh/t下降到5.1~6.1kWh/t。(2)降低了给水压力、减少了阀门的冲刷、增大了锅炉给水调节阀的开度、方便了运行调节、确保了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