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应用
机械体系完善预设技艺的运用探讨
2012-09-07 08:35  

  其局限性表现在:1许多假设条件不符合实际且不够精确,无法保证设计精度;o不适用于斜井及油稠、出砂严重、含气量过大、有自喷能力或供液不足等复杂情况的井;未考虑抽油杆因重力产生的伸长,以及液柱的瞬间动载荷和油管的伸长等;设计人员对程序设计干预的能力差;仅以产量为目标,其他均为约束条件,所以考虑的重点无法改变;设计原则(如长冲程,低冲次)无法更改。RODSTAR方法Rodstar方法<1>是JohnG.Svinos根据多年现场和理论研究经验,对APIRP11L技术进行修改、完善后开发的计算机设计、模拟、诊断分析程序。

  RODSTAR方法在中原油田的应用用Rodstar方法对中原油田的有杆泵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模拟分析了部分井的实际生产数据,包括产量波动、计量误差、资料录取误差以及人为压产等因素在内的数据,如所示。

  为了便于现场采油工程技术人员参考,而取含有产量波动、计量误差、资料录取误差以及人为压产等因素的**手生产数据。对这些数据用软件进行处理后,可以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消除掉这些因素后,优化设计和模拟分析结果与实际工况的吻合率可以达到95%以上。尤其是对于超深抽油井的设计和分析有重要价值。

  从表中可以看出,用该方法处理有杆泵系统及进行优化设计、模拟分析时,可以很好地完成以下几项主要工作:(1)将实测示功图、油井生产信息记录和对应的机、杆、泵、管等参数输入程序后,可以分析拟合示功图,校核泵吸入口压力,找准动液面;根据油井目前的生产状况、井底流压变化幅度和流入动态曲线图中液量及油量曲线斜率来分析和判定油井提液潜力。当前产量和井底流压越低,IPR图中油的曲线越平缓,说明油井的提液、增产潜力越大,应该用增大工作参数的方式来进行生产。例如,表中5,7,10,11,12,13,15号井施工后的液量和产油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分析系统设备工况,提供更换设备的依据,包括电机功率适配、抽油机超载及超扭矩、抽油杆承载应力强度、是否承受压应力以及泵柱塞实际行程大小、冲程损失大小、是否超行程等情况。在当前生产参数和工况下,把动液面设定在泵吸入口附近,模拟有杆泵抽油生产系统,即可知道井被抽空时的设备运行状况及油井的生产情况。

  •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