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66型小直径射流泵特性试验装置示意力泵排出的高压动力液沿排出管线、油管线进入射流泵,在射流泵喷嘴出口处形成高速液流,同时该处压力降低,成为低压区。在压差作用下,吸入液水池中的液体沿射流泵吸入液管线进入低压区,靠高速液流的携带作用进入喉管及扩散管,混合后的液体沿混合排出管线排入吸水池。
为完成试验内容,首先选定JP-66型小直径射流泵喷嘴直径d=3.5mm,喉管直径D=7mm,即面积比RA=0.25.通过调节单螺杆泵排出阀门,控制射流泵动力液的流量、压力为某一稳定值。然后逐渐关小混合排出管线阀门,改变射流泵混合排出液的压力及流量,同时记录喷嘴处动力液压力及流量,混合排出液压力及流量,吸入液压力及流量,测试数据如。在喷嘴直径不变的情况下,更换喉管以改变射流泵面积比RA,并重复上述试验过程,测试不同面积比时的各参数。
M―N试验特性曲线M―G试验1特性曲线在喷嘴直径d=3.5mm,喉管直径D=7mm,即RA=0.25的条件下,改变喷嘴―喉管距L,测试相应的各参数。测试数据如和。其中,中的测试数据对应的喷嘴―喉管距L=7.4mm,表2测试数据对应的喷嘴―喉管距分别为L=11.8mm及L=4.2mm。
需要指出的是,动力泵出口处压力表所反映的压力与射流泵喷嘴出口处的压力pN并不相等。但考虑到实际结构中二者之间的管线较短,且位置高差约为零,所以可以认为压力表所反映的压力等于喷嘴出口处的压力pN。
究其原因,常规射流泵*大外径多为<108mm,而JP-66型射流泵*大外径仅为<66mm,其吸入液、混合液流道的过流面积比常规射流泵小,液体流动时阻力损失大,造成泵效率低。为改善这种状况,一是应对JP-66型小直径射流泵内部流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减少局部阻力损失。二是提高流道表面的加工精度,以减少沿程及局部阻力损失,提高泵效率。同时,在应用JP-66型小直径射流泵时,应重点考虑井身结构、产液量及效率。当井身结构为限制油井产量的主要因素时,可采用这种小直径射流泵,否则,*好采用泵效较高的其他设备。